当前位置:首页>老科技 >技术发展>正文

《中日甲午海战海军实力对比》数据说明一切

2023-02-18 责任编辑:未填 浏览数:19 科学技术网

  1、吨位

  黄海海战参战主力舰艇北洋水师12艘,日本联合舰队12艘,双方数量相同。

  北洋水师参战舰艇吨位合计32,396

  日本联合舰队参战舰艇吨位合计40,849

  很明显,从吨位看,黄海海战中日本舰船总吨位占优。

  其具体吨位和舰名如下:

  ==============北洋水师==============

  舰名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吨位

  定远(铁甲舰)------------------7335

  镇远(铁甲舰)------------------7335

  经远(装甲巡洋舰)--------------2900

  来远(装甲巡洋舰)--------------2900

  致远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2300

  靖远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2300

  济远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2300

  平远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2100

  超勇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350

  扬威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350

  广甲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296

  广丙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030

  北洋水师吨位合计:32,396

  =============日本联合舰队==============

  舰名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吨位

  吉野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4225

  高千穗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3709

  秋津洲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3150

  浪速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3709

  松岛(海防舰)------------------4278

  千代田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2439

  严岛(海防舰)------------------4278

  桥立(海防舰)------------------4278

  比睿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2284

  扶桑(装甲巡洋舰)--------------3777

  西京丸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4100

  赤城(炮舰)---------------------622

  日本联合舰队吨位合计:40,849

  从以上的2张表格中对比可以发现,北洋水师除了“定远”和“镇远”2艘七千多吨的巨舰外,其余10艘舰船排水量全在3000吨以下。

  反观日本联合舰队,除了“赤城”、“千代田”、“比睿”三艘战舰外,期余9艘战舰排水量全部大于3000吨。

  2、动力与航速

  北洋水师舰船速度慢,机动力不如日本联合舰队,已是公认的。

  机动性差对于海战中排列阵型、抢占有利攻击位至关重要。同时,在战斗中欲追则可追之,欲退则可速退。

 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北洋水师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舰名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航速(节)---------------马力

  定远(铁甲舰)------------------14。5------------------6000

  镇远(铁甲舰)------------------14。5------------------6000

  经远(装甲巡洋舰)--------------15。5------------------5000

  来远(装甲巡洋舰)--------------15。5------------------5000

  致远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8。0------------------5500

  靖远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8。0------------------5500

  济远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5。0------------------5500

  平远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1。0------------------2300

  超勇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5。0------------------2400

  扬威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5。0------------------2400

  广甲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4--------------------1600

  广丙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-15。0------------------1200

  ===================日本联合舰队=================

  舰名----------------航速(节)--------------------马力

  吉野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22。5----------------15968

  高千穗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18。2----------------7604

  秋津洲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19。0----------------8516

  浪速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18。0----------------7604

  松岛(海防舰)-----------------16。0----------------5400

  千代田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19。0----------------5678

  严岛(海防舰)-----------------16。0----------------5400

  桥立(海防舰)-----------------16。0----------------5400

  比睿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--13。5----------------2515

  扶桑(装甲巡洋舰)-------------13。0----------------3650

  西京丸(巡洋舰)---------------15。0-----------------?

  赤城(炮舰)-------------------10。3----------------1963

  通过对比,毫无疑问日本联合舰队在航速和动力上占优。

  航速在18节以上舰船对比,中日之比2:5。

  3、主要武器与参战兵力

  当时的海战,舰船装备的主要武器为火炮和鱼雷发射管,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口径火炮。而这也是北洋水师最致命的差距。

 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北洋水师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舰名-------------------火炮--------鱼雷发射管-----------乘员人数

  定远(铁甲舰)-------305mm*4,150mm*2-------3------------331

  镇远(铁甲舰)-------305mm*4,150mm*2-------3------------331

  经远(装甲巡洋舰)---210mm*2,150mm*2-------4------------202

  来远(装甲巡洋舰)---210mm*2,150mm*2-------2------------202

  致远(巡洋舰)-------210mm*3,150mm*2-------4------------202

  靖远(巡洋舰)-------210mm*3,150mm*2-------4------------202

  济远(巡洋舰)-------210mm*2,150mm*1-------4------------204

  平远(巡洋舰)-------260mm*1,150mm*2-------1------------145

  超勇(巡洋舰)-------250mm*2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35

  扬威(巡洋舰)-------250mm*2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35

  广甲(巡洋舰)-------150mm*2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45

  广丙(巡洋舰)-------120mm*3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10

  =======================日本联合舰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舰名----------------火炮----------------鱼雷发射管-----乘员人数

  吉野(巡洋舰)-----150mm速射*4,120mm速射*8-----5--------385

  高千穗(巡洋舰)---260mm*2,150mm速射*6---------4--------352

  秋津洲(巡洋舰)--150mm速射*4,120mm速射*6------4--------314

  浪速(巡洋舰)------260mm*2,150mm速射*6--------4--------352

  松岛(海防舰)-----320mm*1,120mm速射*12--------4--------355

  千代田(巡洋舰)---------120mm速射*10-----------3--------306

  严岛(海防舰)-----320mm*1,120mm速射*11--------4--------355

  桥立(海防舰)-----320mm*1,120mm速射*12--------4--------355

  比睿(巡洋舰)-----170mm*2,150mm速射*6---------2--------321

  扶桑(装甲巡洋舰)---280mm*4,150mm速射*4-------2--------345

  西京丸(巡洋舰)----------120mm速射*4--------------------?

  赤城(炮舰)----------------120mm速射*4------------------126

  在以上对比中可看出,双方参战兵力来看,日本多于北洋水师。

  装备的大口径火炮数量比较(150mm口径以上),中日之比42:43,日本占优。

  装备的速射炮数量比较(120mm口径以上),中日之比0:97,日本战压倒性优势。

  对于速射炮究竟有多么强大的火力,我查了一下,在此供大家参考,作出自己的判断。

  北洋水师普遍装备的是克虏伯150mm后膛炮和210mm后膛炮,射速为1发/分钟,“定远”和“镇远”的305mm主炮射速更慢,每3分钟才1发。

  日本联合舰队装备的150mm和120mm速射炮射速为8~10发/分钟。火力之猛,可想而知。

  北洋舰队的水兵就是在冒着这样猛的炮火下坚持装弹射击的。

  (对于北洋水师是否装备过速射炮有不同看法,据日本《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战史》上记载当时的“广丙”号上有3门120mm国产速射炮,如果事实的确如此,则大口径速射炮之比为3:97)

  在这里也提一下弹药问题。

  黄海海战中,北洋水师所携带的弹药只有半个基数,(丁汝昌曾经百般催迫,无奈就是没有)其余用减三装药的教练弹代替。

  如果击中的炮弹全部爆炸(不但是海军,陆军炮弹中了不炸,在清军几乎成了正常,参见龟井兹明的《日清战争亲历记》),结果就完全不同。

  对日本人最有威慑力的“定远”305mm主炮,当时居然只有3发榴弹,前后主炮各1发,剩下的1发靠猜拳决定归谁。这是北洋官兵的过错吗?

  炮弹正中日舰,但就是没爆炸,这是北洋官兵的过错吗?

  鱼雷正中日舰,但居然从舰底而过,这是北洋官兵的过错吗?

  在那场海战中除了速射炮,北洋海军的命中率是20%,日本的是12%(注:这个数据我只是在别处看过,为经详细证实,供参考)。

  结束语

  北洋水师自从1887年“致远”、“靖远”、“来远”、“经远”到华后,直至甲午战争爆发,再未购置一舰一炮。而日本直到战争爆发前仍然则在一直购舰,“吉野”就是原本属于中国订购的战舰,但是由于没有经费被日本买去。

  是北洋官兵不想够置新舰吗?是北洋官兵不知道日本舰队比自己实力强吗?

  1891年中日舰队互访,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、管带刘步蟾已发现日本战舰性能优越,建议从速购置新型战舰和速射炮,但结果怎样大家也都知道了。

  如果你仔细看了上文,你就会发现,黄海海战中,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的差距是全方位的,说日本占据绝对优势也不是夸大事实。

  成军近10年未更新装备,购置新舰,要知道军事技术是飞速发展的,怎能耽误这近十年时间。而北洋官兵们就是用性能上与日本相差了一、二十年的军舰去战,而且又有如此多战斗外的因素捆扰着他们。

  舰船吨位、马力、参战兵力、火炮数量、速射炮数量、鱼雷发射管数量日本都是明显优势。

  海战中的机动力、火力北洋水师都处于劣势,而且就连弹药也是严重不足,这种战斗,换了是谁去都是难以取胜的。甲午海战失利,败在整个国家的弊病,不能简单的责怪北洋水师的官兵,不能简单的以一、两个将领承担全部责任。

  “军人可以打赢战争,但是有的战争,无论如何军人都是无法打赢的。”

  本文仅从双方战舰的武器装备和舰船性能做比较,至于黄海海战中的指挥问题、阵型问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,那绝对可以长篇大论的讨论。

  仅以此文纪念117年前在大东沟那场海战中浴血奋战的北洋将士们。他们是在装备明显劣于对手的情况下作战,实际情况并不是某些人想当然认为的那样。
阅读上文 >> 暂无
阅读下文 >> 暂无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

本文地址:http:/kexue/20190427_56929.html
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科学技术网